羊城晚報訊 記者王普、通訊員黃賢君報道:隨著新生兒重症監護技術的發展,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的搶救成功率逐漸提高,出生體重不足1000克的嬰幼兒存活率已達約45.1%。但因為高齡初生產婦增多,廣州的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也相應增多。
  兒科醫學界將出生胎齡不足37周的孩子稱為早產兒。根據體重判斷,早產兒又被劃分為體重低於2.5公斤的低體重兒;體重低於1.5公斤的極低體重兒;低於一公斤的為超低體重兒。
  根據2010年的全國統計數據顯示,當年我國的早產兒發生率約為8.1%。“現實中,無論是廣州、廣東,還是國外早產兒的發生都是呈不斷上升的趨勢。”
  為何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出生率近年來不斷上升?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主任崔其亮教授分析稱:“由於高齡初生產婦數量不斷增多;以及不孕症發病率的增加,各項輔助生育技術越來越多,多胎妊娠的現象越來越普遍。再加上環境、精神因素的影響,導致超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發生率不斷上升。”
  近六年來,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新生兒科先後收治了約1000名早產超低、極低體重兒,體重範圍大多在800多克到1500多克,最低甚至只有500多克重的嬰兒。
  早產兒出生後的生長髮育遲緩發生率,隨著出生胎齡和出生體重的降低而不斷升高,崔其亮表示,“早產的孩子因過早離開母親溫暖的宮殿,承受著光、聲、電的劇烈刺激,往往比其他孩子在腦神經發育上存在先天劣勢。”根據研究,早產兒存活者10%-20%仍有不同程度的傷殘,出生體重小於1500克的早產兒5%-15%長大後遺留嚴重的神經系統缺陷,其中10%左右發生腦性癱瘓,25%-50%表現為輕度神經發育障礙。
  廣醫三院會同珠三角多家醫院進行了早產極低、超低體重兒的生長髮育情況調查,發現多胎(雙胞胎以上)占了約1/3。
  據悉,早產兒出生後的生長髮育遲緩發生率,隨出生胎齡和出生體重的降低而不斷升高。廣醫三院與佛山地區醫院對早產低體重患兒生長髮育狀況調查發現,廣、佛兩市的早產低出生體重兒745例中,出院時以體重、身長、頭圍為指標的宮外生長髮育遲緩的發生率分別為42.2%、28.1%和34.3%。
  在對廣州市及珠三角九市早產極低、超低出生體重兒營養與生長髮育情況調查顯示,489例體重不足1.5公斤的袖珍嬰兒中,70.8%的嬰兒由於器官功能發育不成熟及疾病因素影響,存在不同程度的營養缺失和生長髮育遲緩的問題。體重不足1公斤、出生胎齡不足28周的超低體重、超未成熟兒中更為常見。
  王普、黃賢君  (原標題:超輕早產兒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n05bntm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